返回 体育资讯
   

陈熠更像是典型的年轻球员成长阵痛

2025-08-01

二、技术优势与短板并存,身高带来的两面性明显

陈熠的打法有其独特之处:身高臂长、护台面积大、发力杠杆充足,这些都是优势。但身高在乒乓球赛场上也是一把双刃剑。

乒乓球场地有限,对速度和反应要求极高。过高的身材容易导致启动慢、转换慢、防守来不及。男乒顶尖运动员鲜少超过1米90,女乒世界一线主力大多在1米65至1米70之间。陈熠约1米77的身高,让她在相持时有威力,但在快节奏的中台对抗中显得略慢,面对申裕斌这种节奏紧凑、连续性强的对手,很容易被压制。

在乒超的高密度赛程中,这种短板被无限放大,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何在领先时心态失衡,甚至被打出0-11的尴尬比分。

三、年轻球员心态波动大,高光后易背上“包袱”

从心理层面看。

在美国大满贯赛场上,作为“挑战者”的她敢打敢拼,无论是面对孙颖莎还是早田希娜,都展现了超乎年龄的果敢与韧劲。但乒超联赛不同,她带着“世界前十”的新标签出战,外界期待值飙升,自身也容易背上思想包袱。

尤其是在申裕斌一战中,2-0领先后她明显出现保守心理,动作开始僵硬,进攻线路不够果断,最终被对手连追三局,决胜局心态彻底崩盘。这种由心理波动引发的技术走形,是年轻运动员最常见的问题。

四、和钱天一对比,陈熠的路还很长

很多球迷在讨论陈熠时,常拿她和钱天一做对比。

钱天一同样拿过WTT大满贯单打亚军(新加坡站),也曾多次击败中外名将,甚至世界排名最高达到第五位,还代表中国队参加过世乒赛双打。但多年过去,钱天一依然没能真正跻身国乒主力层。

这说明,仅有偶尔的高光并不足以让一名球员完成质变。陈熠目前取得的进步,更多是队内非主力层的“量变”,距离稳定站上国际赛场中心、真正成为国乒中坚,还需要技术、心理和大赛经验的全面提升。

五、成长的弯路是必修课,理性看待起伏

事实上,对年轻选手而言,高光与低谷并存再正常不过。过度捧杀容易制造心理压力,苛责则可能打击自信心。

陈熠的成长路径,正是从天赋到稳定的必经之路。她需要更多高水平对抗来打磨心态,也需要时间在速度、反应和战术多样性上补课。

对球迷来说,既不要因为她一站亚军就幻想她秒变主力,也不必因一场“零蛋”就全盘否定。正如那句话:成长从来不是一条直线,而是曲折前行的螺旋上升。

最新文章

乒超赛场自带综艺感,教练张成幽默点评

推荐

 

阅读19447

陈熠更像是典型的年轻球员成长阵痛

推荐

 

阅读10720

从领奖台到零蛋,陈熠到底怎么了?

推荐

 

阅读10995

WTA1000赛蒙特利尔站,女单第三轮

推荐

 

阅读18459

斯诺克上海大师赛1/4决赛一场焦点战

推荐

 

阅读117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