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体育资讯
   

朱雨玲曾经是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主力

2025-07-16

众所周知,而且位置一度达到“保三冲二争一”的地步——2017年的时候,朱雨玲在世乒赛、世界杯、亚洲杯上三次战胜当时的国乒女队二号主力刘诗雯,实现单打世界冠军梦想,彼时的她才22岁,前途无量。

而即便是后来逐渐淡出了前五圈子,朱雨玲也仍然能在2019年亚洲杯战胜陈梦,后来又在2020年的世乒赛选拔中击败丁宁、陈梦、孙颖莎夺冠。

毫不夸张地说,如果当年没有在奥运备战的关键时间点输伊藤美诚,朱雨玲完全具备冲击奥运会的资格,甚至可能夺冠、进而实现大满贯的梦想,所以朱雨玲首先就具备连赢高手夺冠的功底,所以如今再次做到也不算稀奇。

其次,朱雨玲的打法虽然“落后”,但对身体素质依赖程度不高,而且反而让她比许多人更适应美国新球桌等器材的变化。

朱雨玲的技术特点,是以控制为主、快速衔接、稳中带凶,而之所以说这种打法“落后”,原因就在于现在无论男、女乒坛的单板质量上限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升,一旦进入高质量对抗阶段的话朱雨玲就很难控制住对手,拖入相持后也会迅速陷入被动。

但是WTT美国大满贯赛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,那就是现场所使用的球桌与众不同,导致所有运动员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,但是像朱雨玲这种类型的运动员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反而是最小,这是为什么呢?

因为“暴力流”选手往往动作幅度更大,或者发力更加集中,一旦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的话就可对不上点,进而出现失误;反观朱雨玲是以稳为主的选手,而且防守球很多,原本就擅长节奏等变化,所以“兼容性”更强。

最新文章

国乒最新的一项数据让球迷们非常高兴

推荐

 

阅读16360

近年来,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实现各种突破

推荐

 

阅读13185

朱雨玲曾经是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主力

推荐

 

阅读12880

备受关注的WTT美国大满贯赛已经落下帷幕!

推荐

 

阅读13534

张继科“面相变了”背后,到底发生了什么?

推荐

 

阅读18080